发布时间:2020/5/24 21:03:12
红色文化是一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、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、积累的,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,体现人民和时代的要求,凝聚各方面力量的先进文化,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标识。
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是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展现,它承载着红色历史,铭刻着红色记忆,流淌着红色血脉,凝结着红色传统,在增进人民的爱国情怀、培育人民的高尚情操、铸就人民的创新精神上,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,为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不竭精神动力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。
近年来,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不断涌现,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力作,但高质量的艺术精品仍然缺乏,甚至还出现一些不理想、低品质的作品。此外,红色题材艺术经典大都被收藏于各大美术馆、博物馆,而相应的有关的老区的革命纪念馆却鲜有收藏。为传承好红色基因,让红色艺术精品不断走进人民。我提出以下建议:
1. 挖掘红色资源,讲好红色故事
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红色历史遗物、建筑、旧址等,它们是红色基因的“孕育地”“储存库”。艺术创作应以革命历程为线索,以革命精神为突出点,兼顾区域特点,做好对红色资源的调研。沿着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路,从建党、革命根据地建立、长征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直到夺取全国胜利等重大历史事件中,体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。要深刻认识到,在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斗争,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,领导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谱写的壮丽诗篇,书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可歌可泣的人和事,彰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精神。
在调研过程中,要找准结点,提炼精神,编写脚本。也要注意到印刻在原革命根据地和当时的国统区,甚至境外的红色革命足迹,对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经典的解读。如在早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,周恩来等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,中共六大原址。
2.加强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
创作者是作品艺术质量的主体。在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,应发挥大师示范引领和传帮带教的作用,注重对红色题材的当代表现方式及其理论的研究,充分体现历史观、艺术观和表现方式;艺术表现要区别于图解情节的简单描绘与刻划,避免将创作流于概念化、公式化、脸谱化,要挖掘思想的深度、历史的厚度、情感的纯度、艺术的高度、审美的新度;在创作中组织学员集中学习“吃透”红色题材,研究新时代红色题材创作的规律,带领学员进行实地考察,如重走长征路等,增强创作者的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。
3. 做好红色题材创作规划
目前,在有些地区红色题材艺术创作还缺乏统一协调机构和归口管理部门,未形成明确的总体创作规划,缺少科学管理。因此要加强领导,统筹规划,做好顶层设计安排,例如,可考虑由中宣部统筹制定红色题材创作规划,合理调配人员和各种资源。同时,要充分发挥红色故事发生地的各级政府、国家艺术基金及各类艺术基金、各行业协会、各艺术创作机构和艺术展览机构、党史研究部门及专家的作用,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红色题材艺术创作。
4. 深化红色题材精品宣传推介
目前,随着红色旅游方兴未艾。到革命老区的游客越来越多,让红色题材精品落实到革命根据地,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们看得见、记得住,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。一是在革命老区策划主题展览,如在2019年,中国美术馆先后两次举办《中国美术馆藏延安美术展》,诠释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;二是梳理红色题材经典作品。通过对各大美术馆、博物馆的红色经典作品进行梳理,整合资源,并进行出版、复制,将经典作品的复制品赠送给相应题材的革命纪念馆;三是推动红色艺术精品进教材,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党的情怀;四是结合好革命纪念地所在的城市需求,如雕塑类艺术创作应结合地方区域的文化定位,利用好城市空间,展现城市的“红色魅力”。
2020年春天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。疫情发生后,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采取果断、有效措施,以世所罕见、史所罕见的组织动员,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,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,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,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。
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,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通过各种方式,纷纷高度评价中国为抗击疫情所做的努力,表达对中国的支持和对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,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意义。但是,与此同时,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,国际上有人提议全面对中国人关闭边境;有人发表带有歧视性的种族主义言论;国际互联网上不乏有关中国疫情的谣言,迷惑世人视听。面对种种因疫情而起的谣言、阴谋论和歧视言行,在疫情后加强与深化文化交流是消除隔阂误会、促进民心相通相知的重要途径。而艺术能直指心灵,是最好的沟通交流方式。对此,我认为应在疫后注重通过艺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,向世界展现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抗疫故事,消除误解,增进理解,共同发展。建议如下:
1. 阐释好中国抗疫故事背后的中国理念
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,传递好中国声音,要用最鲜活、最真实的语言进行表达。一是聚焦抗疫现实,塑造出鲜明的“在场感”和“当下感”。抗疫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生动素材,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,从地方到军队,从医疗界到整个社会,从政府部门到各民间机构全面行动。不仅体现了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,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的责任担当,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;二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。抗疫展现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“兼济天下”的传统美德,表现各行各业勇于担当、甘于奉献的平凡而英雄的人民,通过对中医药全程参与疫情防治工作,全程发挥作用的事实,阐释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;三是歌颂医务工作者伟大的奉献精神。从人性、人情、人本的角度,记录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,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感人故事,展现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;四是要有自觉的超越意识。在发现与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,引发全人类的思想共鸣,构成中国抗疫故事从现实到精神的表达,让世界更加清晰、真实地了解中国。
2. 通过经典作品有效深化国际文化交流
文化经典是一个国家、民族的文化结晶,是时代的标志。因此,传播经典就是传播一个国家的精、气、神和灵魂。艺术经典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,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创作的经典作品,应以其敏锐性和鲜明性、现实性和精神性结合,使作品充满艺术感染力,充分体现新时代最特殊的“抗疫精神”。展现出深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强大的精神力量,彰显伟大的党、伟大的民族精神、伟大的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,以及这种制度引领下的全民族的人文精神,正是这种精神才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,在复杂的形式下,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。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,是人类积极的正能量,是具有普遍意义的,其价值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的资源。
3. 极扩宽对话途径,拓展文化交流渠道
大力拓宽对一些国土小、人数少国家的对话途径,做好文化交流的顶层设计,加大配套资金投入,增建文化设施,推动开展文化经典的交流活动,实现在对外传播过程中,中国文化经典在海外更好落地,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全面了解中国、认识中国、亲近中国,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。同时,加强与国际组织开展文化合作,积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,推动促进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。例如,中国美术馆分别于2017年、2018年牵头成立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,为促进联盟各国民心相通,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合作平台。
当前,国际疫情还在持续蔓延,但文化交流并没有中断。我已收到包括法兰西艺术院、意大利艺术研究院、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雕塑院等多家艺术学院、博物馆、美术馆的问候。他们都认为,人类共同的敌人是新冠病毒,全世界应团结一致,共同抗击新冠病毒。诚如法兰西艺术院主席让·安哥拉在信中写道:“我们所有人都寄居在一叶脆弱、狭小的扁舟上,我们有义务互相理解、互相协作。”
基于此我认为应特别加强与世界各国著名文化人士之间的交流,特别是加强与那些了解中国、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士交流,以他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拓展、加深与世界的沟通,使中国文化在更为有效的渠道和平台上更好地传播。在交流传播的方式上要深入研究“线上”的特性,充分利用好线上的独特性及其不可取代性,进行广泛而生动、深刻的交流。
文化扶贫是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,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愈发突出,各级政府以繁荣兴盛农村文化、推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为目标,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,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署,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数据显示,2005年,县及县以下文化事业费占比仅为26.7%,2018年比重上升到54.2%,城乡投入结构不断优化。2019年全国有2325个县(市、区)制定了文化站服务清单,占县级行政区划的83%,乡镇文化站“不开门”问题已基本解决。在村(社区)统筹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94747个,占比86%。已有1649个县建立文化馆总分馆制,1711个县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,畅通了将优质资源输送到乡村的渠道。 据文旅部资料显示,目前全国已设立156家非遗扶贫工坊,吸收贫困户5177户,使传统工艺成为带动贫困人群就业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,向中西部“三区”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选派文化工作者9.8万余名,为基层培养9000余名文化工作者。
近年来,中国美术馆将馆藏延安时期的版画复制装裱,无偿地捐赠给延安鲁艺;把表现周恩来总理馆藏美术作品复制赠送给周恩来纪念馆;把珍藏在中国美术馆表现遵义题材的作品赠送给遵义美术馆。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“文物活起来”的指示,提高基层文化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,中国美术馆率先将藏品无偿送到民族地区、革命老区、贫困地区、边疆地区举办巡展,以经典作品攻坚文化扶贫,丰富“四区”人民的精神生活。中国美术馆所实施的“走向西部”展,足迹遍布重庆、广西、贵州、宁夏、新疆等西部地区,许多出现在教科书和出版物上的经典作品,使久渴审美大餐的西部各省市观众,尤其是美术工作者如获至宝。
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,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:一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。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任务还十分艰巨;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对接不够精准。部分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还不够高,一定程度上存在群众“用不上”“不想用”的情况;三是开放性、创新性不足。在供给方式上,简单化、灌输式的供给比较多,更加人性化的、接地气的供给方式不够;四是农村文化人才严重缺乏。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、队伍不稳定、水平参差不齐问题比较突出。
根据以上问题建议:
一是深度对接乡村振兴战略,牢牢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有利契机。加强规划引领,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,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。坚持“一村一策”“一村一品”,挖掘乡村特质,明确发展定位,突出个性发展。
二是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举措,着力提升服务效能。统筹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建设,深入实施“互联网+公共文化服务”。如“江苏公共文化云”服务平台,有近600家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入驻,两年多累计服务人次超9100万。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“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”“农村书屋”“ 云上美术馆”等,促进农村供给主体多元化、服务内容多样化,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文艺经典资源共享。
三是着力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内涵,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。加强“三农”题材群众文艺作品创作,使优秀乡村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居民日常生活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,引导农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、唱大戏。浙江丽水连续数十年举办村民自编自演的“乡村春晚”。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开展乡村艺术普及活动,孵化村民文艺组织,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。
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,大力弘扬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。推动传统古村落可持续保护和发展,提高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和传承动力,可与国家级、省市级博物馆美术馆结成帮扶对子,通过展览展示和宣传平台帮扶非遗传承人脱贫致富。
五是树牢融合发展理念,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互促共进。加大乡村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普查、梳理、挖掘力度,依托文化创意,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。推动有条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、村文化中心提供文化旅游服务功能。促进乡村民宿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,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。支持开展红色旅游、农业旅游等项目。
六是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,充分激发农民群众文化自主性。挖掘培养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人才,创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机制。培育“新乡贤”,鼓励本乡本土走出去的知识分子、企业家、退休干部等回乡参与文化事务。指导实施乡村优质文创项目,吸引优秀人才常驻,定期开展文化艺术公益培训。